影响液压机导轨精度的因素有哪些?如何提高导轨精度?
发布时间:2019-3-18 17:01:30 点击次数:1332
导轨的精度是液压机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,通常我们在使用液压机之前都会对他的精度进行调整,那么影响液压机导轨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呢?又该如何去提高和调整液压机的精度呢?今天框架式液压机厂家——徐州龙焱锻压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:
影响四柱液压机精度的因素:
1)四柱液压机的导轨精度差,导轨面(V形、平导轨)严重扭曲
2)导轨面上有锈斑
3)导轨压板镶条调得过紧,导轨副材料动、静摩擦因数差异大
4)四柱液压机的导轨刮研不好、点数不够,点子不均匀
5)导轨上开设的油槽不好,深度太浅,运行时已磨掉,所开油槽不均匀,油槽长度太短
6)新液压机液压设备,导轨未经跑合
7)液压机上的液压缸轴心线与导轨不平行
8)液压机上的液压缸缸体孔内拘捕段锈蚀(局部段爬行)和拉伤
9)液压机上的液压缸体孔、活塞杆及活塞精度差
10)四柱液压机上的液压缸及安装精度差,活塞、活塞杆、缸体孔及油缸盖孔德同轴度差
11)液压缸活塞或缸盖密封过紧、阻滞或过松
12)停机时间过长,油中水分(特别是磨床冷却液)导致有些部位锈蚀
13)静压导轨节流器堵塞,导轨断油。
提高液压机精度措施:
提高精度,重点是合理选择导向结构和导向长度,导轨面力求耐磨,磨损后间隙便于调整和修复以提高机器的寿命。而导轨面上的挤压应力值是产生磨损降低寿命的重要因素。因此要仔细分析受力情况,进行必要是试验性计算,使挤压应力不超过规定值,此外还需采取相应的润滑措施,以保证充分润滑。
目前四柱式液压机的滑块均采用固定于机身支柱上的导轨导向,为了提高耐磨能力和便于维修,通常在滑块导轨面上镶有青铜垫板。机身导轨则采用耐磨铸铁或淬硬钢制造。在精密冲裁和金属挤压液压机上,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导轨间隙,提高刚度和导向精度,近几年来也有采用塑料衬板的导轨或预应力滚动导轨。
在很多情况下,例如在精冲、冷挤压和大台面薄板冲压液压机上,为了提高导向精度和偏心载荷下保持精度的能力。现代液压机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实现这一要求。这些措施包括; 第一,加长滑块的导向尺寸。一般滑块的导向长度与跨度之比为0、3~0、6,现在很多四柱液压机的这一比值已达1、2~2。由于导向面加长,导向精度大为提高;在偏心载荷下导轨面挤压应力相应减小,因而寿命提高。大吨位小台面液压机采用这一措施比较有效。但对大台面液压机由于跨度太大,满足上述比值结构是不现实的,而且显得笨重。
第二,采用中央导柱。内导柱结构的特点是滑块中部刚性固接一方形导柱滑阀真空泵,该导柱在固定于上横梁方孔内的可调导轨上滑动。
导柱应有足够的截面,以承受偏载下产生的弯矩。采用中央导柱结构,就可在不增加滑块高度的情况下使导向长度YL大大加长,提高了导向精度,并使导轨面上挤压应力大为降低。但是由于中央导柱占据了中间位置,滑块只能由布置在中央导柱两侧的油缸驱动。 外导柱结构形式滑块做成T字形,加长的导轨面沿固定于上横梁前后面的可调导轨上运动,这一结构的优点是在整个上横梁的有效面积内,可自由布置各油缸。无论是内导柱还是外导柱结构,都不可避免的使滑块结构复杂化,加工精度要求较高。
第三,采用机械同步装置提高运动精度和抗偏心载荷能力。主要结构有齿轮齿条式和同步连杆式。齿轮齿条式在滑块前后面均设有一与滑块下平面平行的齿轮轴。轴两端固定的大小相同的齿轮与固定在机身支柱上的齿条相啮合。这样就保证了滑块的平行运动。其运动精度取决于齿轮节圆直径、轴的刚度和齿轮齿条啮合的精度,有的结构设计把齿轮轴布置于上横梁上,两齿条固定于滑块上。同步连杆式结构原理是利用两平行四边形原理保证滑块平行运动。这一结构类似双点式机械压力机。采用机械同步装置后滑块精度大为提高,并大大减小了偏载下导轨面上的挤压应力和改善了应力分布情况。
以上就是关于液压机精度的影响因素和如何提高精度的内容,想了解更多有关液压机的信息请请看小编的其他专栏。
您感兴趣的文章